查看原文
其他

投票 | 2018年度“陕西妇联系统十大创新工作”投票开始啦!

回望忙碌而充实的2018年

我们为女性创业就业奔走

我们为妇女儿童维权呼吁

我们为家庭文明创建努力
……
只要是关乎妇女儿童利益的事情
都能看到姐妹们的身影

过去这一年

一路驰骋、一路花开、一路收获……



那么,“娘家人”表现如何?

2018年度陕西妇联系统

十大创新工作


投票活动重磅开启

快快拿起手机

转一转,赞一赞

为您心中的

“2018年度陕西妇联系统十大创新工作”

投出宝贵的一票!


投票规则

每个微信只能投1次,可多选


投票时间:

2019年1月18日22:40—1月22日24:00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

这一年

陕西各地妇联都有哪些创新工作吧!



西安



资源共享,西安市成立首家村企妇联

(西安市妇联)



为了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更好地为广大农村和企业妇女搭建联系的桥梁和共谋发展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享、人员共享、服务共享,按照怎样有利于做好妇女工作就怎样建妇联组织的原则,2018年,在西安市妇联的推动和指导下,西安市首家村企联建的鄠邑区胡家庄村、荣华控股企业集团联合妇联成立。村企妇联通过建立工作微信群,让妇女更便捷地找到妇联组织,有效促进妇联干部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同时,荣华控股企业集团与胡家庄村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通过“企业出钱、农民出地、村集体入股”的方式开展产业扶贫,发展葡萄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让村里人年均收入从1680元增加到2万元。村里的留守妇女不仅学会了种葡萄的技术,有文化的年轻妇女还在葡萄庄园找到了工作,解决了就业问题。联合妇联在“党建+妇建”的模式下,通过亮身份、建制度、举办扶贫助困活动等,激发广大妇女建设家乡的热情与活力。村企联建妇联使得妇联组织得以借助企业优势,更好地发挥了驻地企业带动当地农村妇女就业,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便捷维权

(西安市妇联)



为加强基层妇女儿童维权服务阵地建设,更好地为妇女儿童提供“就近维权、便捷维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2018年,西安市妇联大胆改革区县和镇街两级维权站,在各区县建立西安市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分站,改革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

1.机制创新。经调研确定了 “维权站+四社联动”的基本建设思路,整合区县和镇街两级维权站。2.模式创新。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妇联直接负责筹建、妇联直接管理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社会组织具体实施项目的模式。3.经费创新。项目资金由市财政支持258万元,各项目点按照下达资金,争取0.5倍以上当地政府项目资金配套支持。4.管理创新。起草下发了维权站建设《指导意见》和《资金管理办法》,统一建设标准,每个项目点设置4个岗位(管理、法律服务,婚姻家庭调解和一般岗位)。5.服务创新。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婚姻家庭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律师或社工),每年开展维权干部能力培训班不少于2期,为妇女儿童提供专业化维权服务。6.考评创新。制定《维权站考核评估体系》,设置116项(类)、1000分的考评指标;组织第三方社会组织进行考评,召开项目评审会以考促干、提升效能。

2018年6月底,全市建成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点14个,各站点都具备集普法宣传、矛盾排查、热线接听、来访接待、心理疏导、家事调解、信访代理、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功能,实现了资源、人力、力量和效果的整合,运行良好,从信访量看,各维权分站建成后接访量比2017年同期增长了50.48%,全市接访2513件次,又一年实现零投诉、无越级访。




优势互补 联动共赢 九城巾帼对话合作

(西安市妇联)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奋斗目标,助力我市“追赶超越”奋进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招商项目”落地年活动,广泛凝聚国家中心城市妇女群众智慧力量,共享先进经验、强化交流合作,引领广大妇女在大西安追赶超越中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吸引和激励更多的女企业家投资西安、建设西安,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巾帼力量,2018年11月5日至8日,西安市妇联举办了“中国·西安首场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建设与女性贡献巾帼对话会”活动,内容有欢迎晚宴、参观考察、圆桌会和对话会,活动最后签署了《九城巾帼合作意向书》,发表《九城巾帼西安宣言》。

此次对话会首开国家中心城市妇女组织互动交流的先河,规格高、定位准、立意深远、主题鲜明,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重要意义,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的一个创新举措,是十九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次具体实践,标志着在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妇女组织和优秀女企业家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平台已经搭建,必将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妇女组织的交流合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目标发展。




宝鸡



培树典型花,带动满庭芳

(宝鸡市妇联)



宝鸡市妇联坚持“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自立”,大力培树妇女脱贫典型,带动贫困妇女提振精神,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推进广大妇女共同致富。

上下联动,使典型“选”得出

探索建立培树典型常态化机制,坚持从日常工作、下乡调研、扶贫考核等途径发现先进,走近脱贫一线发现感人事迹。在全市开展巾帼脱贫先进集体、个人评选,推动市、县、镇、村四级层层挖掘、评选典型,随着推荐途径拓宽、渠道畅通,一批群众身边的女性脱贫典型不断涌现。

立体宣传,把典型“树”起来

一是大张旗鼓表彰。表彰全市巾帼脱贫先进34个,营造奖励先进、见贤思齐的氛围。二是做好事迹宣讲。组织先进典型以身说法,讲好脱贫故事,传递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力量。三是媒体宣传放大效益。通过“宝鸡女性”发布脱贫典型事迹20余篇,赢得众多点赞。归纳提炼典型材料在《中国妇女报》、“秦女子之声”、《宝鸡日报》等报道11人次。扶风王喜玲主动退贫事迹入选全国妇联《“巾帼脱贫行动”典型案例选编》,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她的事迹感动了一城人,也鼓舞了全市妇女群众的创业热情。

示范带动,让典型“引”好路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身边鲜活事例影响下,越来越多贫困妇女积极投身“巾帼脱贫”行动。退贫后的王喜玲,创办苗木合作社,带动18户贫困户先后摘掉“穷帽子”,带动周边200多户群众发展苗木种植。千阳贫困妇女张利侠,主动加入当地的刺绣合作社,通过手工艺品产业实现了脱贫。




“巾帼电商”让特色美食传天下

(宝鸡市妇联)



2018年“双十一”,宝鸡擀面皮网络销售火爆,销售额达1800万元;猕猴桃销售额突破1611万元,再创历史新高。小小的擀面皮、香甜的猕猴桃成为宝鸡电商发展新的“双子座”。在骄人成绩的背后,“巾帼电商”发展高歌猛进,异军突起。

电商兴起后,宝鸡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发展电商的文件,从政府层面进行扶持和推动。宝鸡市妇联抢抓机遇,积极引导各级妇联帮助女大学毕业生、创业女青年、具有专业技能的女性群体创办电商企业,让更多的妇女投身电商、做大做强电商。建立加强妇女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和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巾帼电商技能培训,广大妇女在妇联的指导带动下,创办电商企业和个体网店,陕西西部联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秦麻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眉县槐芽镇咯嗒宝贝鸡蛋销售网店等一批理念先进、精通网络营销的巾帼电商迅速成长,她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和信誉,把擀面皮、猕猴桃、苹果、土蜂蜜、核桃等宝鸡特色美食和名优产品销售到了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泰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让宝鸡的美食享誉全球。

“巾帼电商”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和增收致富的同时,带动了周边妇女创业就业,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建设“姐妹心灵驿站” 关爱农村留守妇女   

(陇县妇联)



2018年,陇县妇联扎实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关爱工作,通过实践探索,在留守妇女最多的曹家湾镇三里营社区试点建设“姐妹心灵驿站”,采取“三二一”工作法,即:实施关爱健康行动、创业富家行动、法律援助行动;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创建文明新风活动;建立长效工作运行机制,引导妇女弘扬“四自”精神,带领妇女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三个行动”,打造身心健康驿站。每月对留守妇女进行1次心理咨询辅导,每季度举行1次健康义诊和“两癌”筛查;举办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技术培训27场次,提升妇女就业技能,搭建就业创业供需平台;开展妇女维权活动1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二个活动”,打造精神文化驿站。成立妇女互助组67个,广场舞表演队8个,妇女们相互沟通帮助,奉献了爱心、拓宽了心胸、收获了喜悦;开展创建“最美庭院”,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每季度张榜挂牌,引导妇女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抵制高价彩礼、助力脱贫攻坚”中,印发宣传资料,编演快板7场次,引导群众从思想上破除陈规陋习。建好“一个机制”,打造温馨服务驿站。建立村妇联执委轮岗接待来访妇女制度、驿站活动制度等,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增强整体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咸阳



优秀妇干双向挂职 “敞开大门建妇联”

(咸阳市妇联)



深化“巾帼引擎”工程,选派优秀妇女干部双向挂职锻炼,推进兼职副主席配备工作,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干部队伍,市妇联持续从乡镇基层选拔一批优秀同志来妇联机关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加强妇儿中心新聘任工作人员的培训,采取轮流在妇联机关挂职锻炼三个月的办法,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联合咸阳市中心医院,分批分次选派优秀学员来妇联机关实习两个月,全面提升学员的思想认识、政策理论水平,使得学员们的工作前瞻性、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全市妇联系统共有兼挂职干部2282名,最大限度地体现“敞开大门建妇联”,增强了妇联工作的群众性。





真情维权暖人心 妇女情驻“暖心屋”

(咸阳市妇联)



咸阳市妇联联合秦都农商银行在全辖区26家营业网点设立“妇女儿童暖心屋”,在各网点选拔2名责任心强、服务热情、有爱心的“关爱大使”,提供专属对接服务。妇女儿童暖心屋主要包含三方面帮扶救助:一是为妇女儿童提供日常教育;二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基础帮扶;三是为妇女儿童提供紧急救助。“妇女儿童暖心屋”设立以来,已累计帮助走失儿童2名,教育引导妇女儿童六百余名。





 “牵手脱贫 相约幸富”精准脱贫

(淳化县妇联)



淳化县妇联集中对全县55岁以下建档立卡贫困户婚姻状况展开摸底调查,并逐一登记造册,采取定向相约和自愿报名方式,举办了“牵手脱贫 相约幸富”专题联谊交友活动2期,来自全县的310名单身男女参加了活动,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5名。活动最终成功牵手了2对贫困户单身男女,另有20对男女表达出愿意更深层次交往的意愿,促进形成“牵手一对,脱贫两家”的良好社会效果。




铜川



“家文化”为根

铜川市妇联建成全市首个家文化宣传阵地

(铜川市妇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铜川市妇联策划建成铜川市首个家文化宣传阵地——铜川市家风家教文化展厅。展厅位于铜川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面积150余平方米,设置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和“工作展示”四大版块内容,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市家庭文化建设和家庭文明建设成果。展厅设置了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辅导等功能区,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家教咨询和青少年心理咨询,承办家庭文明道德实践等活动,是铜川市唯一一家集传承、学习、交流、弘扬为一体的多功能“家文化”阵地。




深耕地域文化 奏响秦绣产业发展“三步曲”

(王益区妇联)



2018年,王益区妇联紧紧围绕全区脱贫攻坚和转型发展实际,持续奏响调查研究、集中培训、宣传推介“三步曲”,不断推动手工秦绣的产业发展,真正帮助全区广大妇女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一是调查研究——确定秦绣发展思路。设计印制调查问卷500份,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确定了“在贫困村相对集中的黄堡镇发展手工秦绣产业”的工作思路。二是集中培训——组建“姜女绣娘”队伍。制定了《秦绣技能培训方案》,依托基层妇女之家和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大力开展手工秦绣培训班3期,培训妇女240名(其中贫困妇女18名)。三是宣传推介——打造“姜女秦绣”品牌。充分借助王益区打造全域文化旅游环线时机,在黄堡镇孟姜塬村的秦人村落民俗度假区建成了“姜女秦绣”展销厅。王益区妇联计划继续加大培训,发现人才;注册“姜女秦绣”品牌,积极打造网上销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手工秦绣产业进入市场。




渭南



志智双扶,巡讲活动激发贫困妇女内生动力

(渭南市妇联)



为贯彻落实省妇联“巾帼扶志千村行”活动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以及脱贫攻坚常态化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秦东巾帼脱贫行动”,渭南市妇联组织专家巡讲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乡村振兴巾帼扶志百村行巡讲活动。活动以激发贫困妇女内生动力、提升贫困妇女脱贫能力为重点,深入贫困村,送精神动力、送政策法规、送知识技能、传文明新风、传健康理念,切实发挥妇联组织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独特作用,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巾帼之力。





蒲城县家事审判厅柔情解千结

(蒲城县妇联)



为进一步探索推动家事审判改革,2016年6月,蒲城县法院抽调4名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女性法官干警建立了专门的家事审判机构,组建了专业化的家事审判团队。为加强对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2017年12月,全县建立了以县法院为牵头单位,县妇联、县综治办、县教育局等14个部门组成的蒲城县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联席会议。

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柔情司法、调判促和”的家事理念,积极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形成以诉前调解团队、居委会社区调解团队、律师调解团队为辐射区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200余万元,精心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感情色彩的家事审判法庭,总面积达800余平方米。在创新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方面,总结出“一二三四”工作法,比如“古稀老人的离婚风波”,借助居委会的调解力量促使双方当事人和好;“姐姐帮与幺妹的战争”,利用回访制修复亲情;“发出人身保护令”,对家庭暴力大胆说不;设置婚姻冷静期,给双方当事人创造充分的冷静空间和时间,进而淡化双方当事人矛盾;发放离婚证明书,保障当事人隐私,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对于在离婚中都不愿直接抚养子女的当事人,适当地限制离婚自由,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益;对于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书写温情判决书,打破常规,更好地折射出家事审判改革的精神,让法律也有温度。在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大潮中走出了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一条蒲城家事审判之路。截至目前,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无一上访和矛盾激化,当事人满意度和认可度较高,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延安



寻找“最美家庭”,延安市妇联家庭文明建设结硕果

(延安市妇联)



近年来,延安市妇联以创新寻找“最美家庭”为主线,积极组织开展“好家风在路上”系列巡讲活动、“把孝的长征进行到底——弘扬中华文明˙传承孝德精神”专题报告会即“农家院里话家风”“家风馆里晒家教"等宣传展示活动。2018年7月,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好家风润圣地”延安市首届家庭文化艺术节,13户最美家庭代表以几代人共同参与、有说有唱有写有讲多种形式参加了艺术节文艺表演,13个县区用展版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全面展示了全市家庭文明建设成果,千余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广泛地调动了全市广大妇女和广大家庭参与家庭文明建设当中,动员和引领广大家庭传承家庭美德、践行科学教子、树立良好家风,积极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根,充分彰显出妇联组织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让美德与善行走进每个家庭,走入每个人的心里,使家庭文明之花四季常开、常开常新。





“妇联+执委+贫困户”工作模式助力巾帼脱贫

(黄陵县妇联)



2018年,黄陵县妇联以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脱贫行动”为抓手,以服务妇女儿童、解决贫困家庭实际困难为目标,开展“六结合六帮扶”,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发挥“一字效应”,创新“妇联+执委+贫困户”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妇联执委的作用,重点扶持创建“巾帼脱贫示范基地”,通过能人带动,帮扶贫困妇女创业就业,带动帮扶贫困户200余人。

2018年初,黄陵县妇联执委韩保兰想流转土地种黄花菜,资金短缺成了迫在眉睫的第一道坎,黄陵县妇联主席刘珊个人亲自为其担保贷款35万元解决了资金问题,在流转土地、合同签订、苗木引进、松土栽种等各个环节,韩保兰都要向妇联这个“娘家”咨询,她的微信成了刘珊的“热线微信”,整个县妇联也成了韩保兰创业的“后勤保障团队”,从材料的撰写到基地建设协调,从项目资金的争取到遇到问题的排除解决,为她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120亩的土地流转中,贫困户每亩比村民提高500元的价格收购,带领29户贫困户种植黄花菜,又给19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放入股红利,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共同发展。全年为贫困户发放雇工工资与红利7万余元,对帮助当地群众致富,发展川道产业,助推精准扶贫起到了积极作用。周边村子群众与所在区域街道办看到黄花菜的发展前景后,决定让韩保兰指导一个贫困村种植200亩黄花菜。



榆林



破解“六无”问题  激发妇联组织新动能

(榆林市妇联)



摸底多年来基层妇联存在的“六无”问题,为基层妇女工作提供持续有力的人力财力阵地保障,给基层妇女工作注入内燃动力,让基层妇联主席更加安心、更有信心投入工作。

主动作为破难题:抢抓乡村两级换届机遇,推动府谷、靖边等五县率先实现乡镇妇联主席全部进党政班子的目标,全市村“两委”班子中100%有女性和村妇联主席100%进村“两委”的目标任务全面实现;紧盯市财政大盘子,推动横山区和南六县的1783个村妇联主席岗位报酬1310多万元率先纳入2019年市级财政预算;立足市情县情,推动横山、神木等5个县市区率先落实乡村两级妇联组织工作经费;市直部门妇委会工作经费以女干部人数30人为基准,按3万元和5万元的标准在2019年部门预算中单列。

夯实基础强队伍:创新在女干部职工50人以上的单位实行妇委会改建妇联,已改建108个。凝聚“非公”领域女职工力量,新建“两新”妇女组织336个。争取市财政5700多万元,迁址新建市妇联幼儿园,为服务妇女儿童提供更好的探索实践阵地。实行科长轮岗制,4名科长通过轮岗成为工作的“多面手”。用活上挂下派机制,选调2名基层干部,下派3名市妇联干部,将基层新鲜血液输送到机关,让机关干部在基层得到锻炼。





“3+1+N” 榆林市妇联打造“网上妇联”新阵地

(榆林市妇联)



融媒体平台齐发声:创新推出“3+1+N”宣传模式,建立“官网、微信、微博+会刊+多家主流媒体”多种平台、多种方式的融媒体平台,实现服务妇女群众网络化、“零距离”。深度改版“榆林妇女网”,全年发布宣传信息1000多篇。每日更新官方微信和微博,发布资讯700多条。创办《塞上巾帼》杂志,发放26期累计9万册。与凤凰网等7家主流媒体合作,多渠道、多角度、多层面宣传妇女工作。开通头条号、搜狐号、抖音号等,大力占网、用网。广泛建立妇女微信群、QQ群2000多个,覆盖妇女群众60多万。“榆林市妇联”微信号拥有粉丝15万人,连续三年在全国地市级妇联排行榜上稳居前十强,12次位列全国第一。“榆林女性”官方微博在全国地市级妇联排行榜中位列第五。 

四项机制共保障: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网上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规范《信息发布审批单》,实行网上信息“四审”制度;出台《宣传信息考核办法》,调动网上工作积极性;分六大项对县区妇联网上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线上线下融合新发展:线上线下开展“巾帼心向党”“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35次,引领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开展“双十”、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评选展示、家风家教“六进”、脱贫攻坚政策宣传等活动130多次,100多万群众通过网络新媒体参与互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使妇联活动更接地气、妇联工作更有生气、妇联组织更有人气。 




汉中



汉中市妇联“三送”模式助力巾帼脱贫

(汉中市妇联)



2018年,汉中市妇联巩固完善“三送”模式,推动“巾帼脱贫行动” 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志智双扶,为“送精神”注入新活力。召开全市巾帼脱贫攻坚现场观摩暨推进会,理清思路,凝聚合力;成立“家教扶贫志愿宣讲小分队”,深入全市11县(区)110个深度贫困村,开展“家教扶贫百村行”活动;成立“汉中市妇联巾帼扶贫服务队”,深入深度贫困县、贫困村开展“三送、三建、三促”活动,助力志智双扶。

多措并举,为“送技能”增添新形式。与人社局、扶贫办等5部门联合下发《汉中市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工作方案》和《汉中市“巾帼脱贫”城乡妇女技能培训工作方案》;积极搭乘苏陕扶贫协作“顺风车”,先后四次组织50余名女企业家、基层合作社领办人和妇女致富带头人赴南通、苏州等地培训学习;依托妇女手工合作社、社区工厂,形成“订单技能培训+居家灵活就业”就业扶贫新模式。

外引内联,为“送岗位”抢抓新机遇。市妇联领导班子带头赴义乌、温州等地调研,寻找“商机”;打造“巧手之乡”,成立市妇女手工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积极争取省妇联20万元、市财政配套70万元和市发改委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扶持县区妇女手工合作社、社区工厂。截至目前,全市妇联系统协调、支持的24个社区工厂、来料加工手工合作社落户汉中市,为贫困留守妇女提供3000余个务工岗位,带动7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就近就地就业,月增收800元以上。





“汉家妹子”新引擎——汉中市妇联建成新媒体运营中心

(汉中市妇联)



2018年,汉中市妇联在天汉文化公园建成市妇联新媒体运营中心,将公众微信号“汉家妹子”作为深化妇联改革的有效平台,着力打造“网上妇女之家”。

融合的宣传平台。依托“汉家妹子”公微,举办“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身边人话身边事” “追寻革命先辈足迹,讲好汉中红色故事 ”等主题活动,引领巾帼心向党,实现新超越;评选展播100户市级“最美家庭”,“好母亲”“贤婆婆”“好媳妇”“巧女子”各30名;开展以“向美丽致敬”为主题的五个类别231名“最美女性系列人物”评选活动,微信关注并参与点赞粉丝60余万人次,传递了先进典型正能量。

掌上的惠民宝典。对“汉家妹子”进行了改版升级,形成了涵盖家教、健康、维权等妇女儿童生活多领域的“十个微”原创版块;开通了微商城、惠权益、惠生活等线上功能,成为妇女姐妹掌上的惠民宝典。传播力指数周周进全国地市级妇联公众微信号排名前20强,4次位列全国第一。

身边的妇女之家。为了促进线上线下宣传工作的深度融合,市妇联在筹建巾帼手工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的同时,一并打造了新媒体运营中心,设置“汉艺”“汉品”“汉韵”“汉情”四个女性文艺作品展示暨粉丝体验区,由家教骨干、妇幼专家、女律师、女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专家队伍常态化为广大妇女提供线下预约咨询和培训服务,同时,不定期开展手工艺技能培训、巾帼读书会、书画沙龙、茶艺插花等线下粉丝互动活动。




安康



紧抓机遇,苏陕协作脱贫攻坚

(安康市妇联)



市妇联党组高度重视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工作,主动参与苏陕扶贫协作相关工作,富有成效。主要做法是:

市妇联紧紧抓住苏陕经济合作机遇,服务广大妇女,服务脱贫攻坚。2018年以来分三批由市妇联领导班子带领县区妇联主席、部分女企业家到常州市区妇联进行工作对接、交流合作,加大友好协作和对口帮扶力度。据统计,2018年以来溧阳市、金坛区、新北区、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妇联先后与汉阴、白河、宁陕、岚皋、紫阳县、石泉等县妇联开展交流活动11场次,共为141名贫困妇女1587名儿童捐赠物资、现金共20余万元,使安康市贫困妇女儿童感受到了妇联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市妇联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作为,争取省妇联项目支持,在岚皋、白河、紫阳、汉滨4个深度贫困县毛绒玩具社区工厂建“妇女儿童之家”,有效解决社区工厂女员工的后顾之忧;深入各县区毛绒玩具厂开展调研,并围绕女工思想状况开展“女工素质提升巡回大讲堂”活动,组织女企业家为紫阳蒿坪镇爱多宝毛绒玩具厂65名妇女员工送去绿茶等慰问品,为稳定女工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支持各县区妇联发挥农村妇联执委作用,广泛动员留守妇女参加社区工厂工作,为政府分担“招工难”问题,推进了全市毛绒玩具产业顺利投产108家,共有近5000名妇女实现了稳定就业。





“候鸟式”用工,秦巴妇女绽放别样风采

(汉滨区妇联)



汉滨区晏坝茶产业各企业的用工人员60%~70%都是走不出家门、不能长期外出务工的劳动妇女,采取“候鸟式”的劳动就业模式,能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帮助贫困家庭增收。具体做法是:

一是合理化的安排用工。通过开发企业用工管理网络系统,由产业协会针对各企业提交的用工申请,合理化安排务工人员和用工方式,增加务工人员就业机会和家庭收入。同时,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协议,为员工购买“三险”,既可以规避企业发展风险,获得政府补贴,又提升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是统一产业技能培训。通过巾帼脱贫铸梦工程项目对地域范围相对比较集中的务工人员进行统一茶叶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效率。

三是拓宽家庭增收渠道。参训妇女由协会负责帮助选择项目,指导其在非务工期间开展家庭养殖种植业,并负责中期的技术指导和后期的产品销售,真正解决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有能力的妇女空闲期间可以参加社区工厂劳动、加入电商微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

四是合理解决经费保障。根据政府有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解决了务工人员的技能技术培训费用问题;协商解决用工期间产生的交通费、餐饮费,确保企业用工的有序性。





石泉县妇联全面推动“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年”活动

(石泉县妇联)



2018年,石泉县妇联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两新组织中全面启动了妇联系统“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年”活动,共新建改建妇联组织81个。

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经费支持。将村(社区)妇代会主任纳入村(社区)干部核定职数,岗位报酬提高到每年9600元(18000元),实行工资报酬与绩效考核挂钩,奖优罚劣,进一步调动了基层妇联干部工作积极性。二是强化人员保障。制发《关于加强妇联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明文要求“镇妇联、机关事业单位妇联组织负责人由党政领导班子中女性副职兼任;领导班子中没有女性的,由党委副书记或班子成员分管;配备1名专职妇联干部”。三是强化阵地建设。将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纳入文化活动、党建阵地建设,全县统筹建成161个村(社区)党群活动中心,统筹建成了高标准的妇女儿童之家,为服务妇女儿童的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阵地保障。四是强化制度保障。探索建立了常执委分工负责、定期会议、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四项制度,为妇联常、执委常态化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商洛



朗读经典  建设书香商洛

(商洛市妇联)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号召,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和女性阅读,促进家庭文明建设,探索促进女性阅读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全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落地工程,商洛市妇联在市直单位中率先成立了商洛女性读书联盟,吸纳市委办公室“心香诵读会”、市疾控中心“书香疾控”诵读会及社会组织“诗韵飞扬”诵读群等18个以女性为主的读书会、诵读群体为会员单位,以“女性阅读、亲子阅读、家庭阅读”为主题、围绕家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诵读、交流等读书活动,诵读经典文学、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倡导亲子阅读、家庭阅读。先后举办了“书香润商洛 建功新时代”、“见证改革历程歌颂伟大祖国”及“月圆中秋、亲子共读”等女性阅读活动20余期。同时,在县处级女干部和妇联干部队伍中组建“魅力女性”及“清风明月”微信诵读群,组织群成员坚持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诵读作业,不断加强汉语发音和朗读水平,引领全市更多的女性、家庭多读书、读好书,点燃读书热情,共建书香商洛。




“六大行动”“六美家庭”助力脱贫攻坚

(柞水县妇联)



柞水县妇联充分发挥家庭文明建设在扶贫扶志上的作用,通过开展扶志“六大行动”,培育“六美家庭”,凝聚起向上向善、脱贫致富的强大内生动力。

一是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家风家训馆为基地,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家风家训评选等活动,实施“教育引导”行动,培育“自强励志”家庭。二是围绕“诚信柞水”建设、在各村建立“移风易俗红黑榜”、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活动,实施“规范约束”行动,培育“诚实守信”家庭。三是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开展道德评议活动,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实施“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有礼”家庭。四是以“好婆婆”“好媳妇”点赞评选,巾帼脱贫最美人、脱贫致富光荣户等表彰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群众性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文明创建”行动,培育“崇德厚朴”家庭。五是围绕“爱心超市”、“孝德养老基金”和“邻里互助行动”三大公益项目,联合柞水县巾帼创业先锋联谊会,实施“公益救助”行动,培育“互助友爱”家庭。六是以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为中枢,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援助,打击损害公众利益和不履行赡养义务、虐待妇女儿童等行为,实施“维权保障”行动,培育“遵纪守法”家庭。





支持公益事业 “温暖包”温暖贫困儿童

(商南县妇联)



商南县妇联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公益慈善事业,致力于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实事。2018年,按照“儿童优先”原则,以关爱特困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为重点,创新活动载体,号召爱心人士参与“99公益日”活动,为商南县贫困山区儿童筹集“温暖包”。

壹基金温暖包项目设立于2011年,几年来,全国有38万困境儿童受益,而在商南县尚属首次。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享受到社会的关怀,开心温暖地度过这个冬天,商南县妇联联合商南县甲红公益志愿者协会克服重重困难,在“99公益日”共筹捐配捐温暖包109个,总价值39785元。每个温暖包中配有棉衣、棉鞋、学习用品、玩具等包括包装箱共十三件物品,给孩子送去阳光般的温暖,亲人般的呵护与陪伴。截至目前,109个温暖包已全部发放到贫困儿童手中,商南县妇联也被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授予“爱心单位”称号。




杨凌



发挥“农科”资源优势,跨省实施精准帮扶

(杨凌示范区妇联)



发挥杨凌“农科”资源优势,跨省实施精准帮扶。2018年,在省妇联的领导和支持下,杨凌示范区妇联承担了全国妇联定点帮扶县——甘肃漳县、西和县的科技帮扶工作,顺利实施了“互联网+科技扶贫”项目。在省妇联主席龚晓燕的带领下,组织杨凌七位专家前往甘肃西和与漳县开展调研考察。认真听取当地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与村镇干部、合作社和企业的负责人仔细交流,深入田间地头、生产基地,实地考察。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制定针对两县主导产业,制定了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科技帮扶方案。特别引入“大农圈”农业产业互联网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协调示范区有关部门在漳县建立“中蜂养殖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争取到基地建设补助金15万元。全年累计为西和、漳县培训一线扶贫干部、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等开展技术培训16场,现场教学30余次,培训学员1000多人次,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人才素质的提升,为漳县、西和县脱贫攻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韩城



打造本土师资力量,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韩城市妇联)



2018年,韩城市妇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通过“编本土教材+育本土讲师+送服务上门”的模式,有效地促进解决了基层维权知识普及率偏低和维权需求多样化的问题。

一是编撰本土维权教材。编写了《韩城市妇女儿童十大典型维权案例解析》,从2017年处结的韩城妇女儿童维权案例中精选出10个涉及婚姻家庭、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家暴等方面的典型案件,图文并茂,有理有据,以案说法,是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鲜活教材。

二是培育本土维权师资队伍。市妇联把打造一支永不走的维权讲师队伍作为2018年妇儿维权工作创新的重中之重,通过专业人士帮带、维权活动中锻炼,形成了以维权中心专业律师胡玉厚为主导,市妇联两名80后干部同玉利、胡文婷为主力的“巾帼维权讲师团”,一直活跃在维权一线。

三是送维权服务到最后一公里。开展了韩城市“巾帼维权大讲堂”活动,全市镇办全覆盖,做到了结合实情量身制作专题课件,本土讲师团进镇入村上门讲课、面对面答疑解惑,直接受训妇女2500余人,发放维权资料2万余册,得到广大妇女群众的肯定和欢迎。





投稿邮箱:sxflxmt@126.com

编辑/杨晨 王方园

大家都在看

2019年最暖的刷屏:《啥是佩奇》

急!陕西这个岗位忒缺人,月入过万,你干不干?

袁家村:用关中诱惑唤醒几代人的乡愁记忆

好消息!首批九价HPV疫苗在我省正式上市!快来预约!

“我妈妈是外卖配送员”,这个男孩的告白看哭了多少人!

8岁女童被残忍打伤下体!面对校园欺凌,孩子要学会这样做

陕西省妇联官方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